象棋,也稱中國象棋,是世界智力運動會三大棋之一。在我國,它是繼國際象棋之后,又一個走向世界的益智類體育比賽項目。
下棋是一種有益的智力運動。下棋時人們的思維非常集中,大腦皮層處于高度興奮狀態。按照生理學觀點,由大腦皮層發出的沖動,正常加速心臟的活動,而且使人身傳導系統起著刺激性的改變,促進血流循環及身體各部分的新陳代謝。少年兒童正處于長身體、長知識的時期,下象棋有助于開發他們的智力。
下棋具有養德導智的教化作用。寓教予樂是象棋的又一大特點,驚險的博弈可以培養人們敏銳的應變能力;行棋運子的統籌以及算攻可以增強人們的數學知識;千變萬化的變著,可以培養人們的刨造力;運動的節奏,落子的執著追求,可以提高人們的藝術想象力;臨殺勿急,見弱不欺,臨危不亂的棋藝哲理,可以陶冶人們的品格;遇強不怯,遇險不尺的短兵相接,可以培養人們堅忍不拔、不屈不撓的精神;而象棋的棋規,無不在端正人們的行為規范。象棋寓教于人顯然不僅僅是這些,它豐富的內容,有助于開發和增強少年兒童的記憶力、心算能力、籌劃能力、想象力和統一協調的能力。這種能力的培養,有利于數學、哲學、軍事及計算機軟件開發能力的早期培養。
下棋有助于培養團隊精神,增強人際間的溝通與互動。
象棋的特性,猶如社會上的各種分工和各自的職能,雖威力有著明顯的區分,但兵卒可吃帥捉將,體現出人人平等;的社會模式。遮有助于培養少年兒童的協同合作的團隊精神。古人下棋,講究以棋會友;今人下棋,主張友誼為重。通過下棋,大家有共同的興趣愛好,溝通了感情,增強了友誼,競而成為密友。
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。一些象棋大師都是在兒童時期被發現、培養出來的。著名的謝俠遜先生,4歲就會下象棋,粗通車、馬、炮的用法,6歲時棋藝出眾超群,13歲就成為縣里的棋王。他從事象棋運動近百年,故有百歲棋王之稱。特級大師胡榮華,7歲就與成年棋手較量,互有勝負,15歲躍登全國冠軍寶座,并且創造了十連霸的輝煌偉業,至今無人能超,享有棋壇司令的美譽。
因此,在少年兒童中普及象棋活動,可以從有象棋天才潛質的少年兒童中,培養出我國象棋運動的優秀接班人。
有些家長擔心下棋會影響孩子學習,事實上只要處理得當,不僅不會耽誤學習,而且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力。由于下棋提高了智力,反過來叉促進學習,可謂一舉兩得。德國的國際象棋前世界冠軍拉斯克就是一位科學家,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。對有離智商的少年兒童來說,下棋與學習是互相促進的。目前一些棋類運動興旺的國家,如日本、德國、俄羅斯、英國等都是發達國家。這也說明,開展棋類運動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大有裨益,對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更是有百益而無一害。
浙網文[2016]0199-099號 | 文網游備字[2012]C-CBG019號 |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[新出網證(浙)字第52號]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碼 [浙ICP備17013272號-5] | ICP備案/許可證號:浙ICP備17013272號 | 科技與數字【2013】79號 ISBN978-7-89989-602-0
Copyright © 2014 Gamete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杭州邊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網信辦舉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21-51369700
未成年人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21-51369888 舉報郵箱:tousu@bianfeng.com